比特币十周年:法律属性待明确,是否合法财产?

综合 09-20 阅读:275 评论:0

比特币十周年,法律属性待明确
image.png

近日,深圳国际仲裁院裁决了一起案件,认定国内比特币具有财产属性,并受到法律保护,这一裁决再次引起公众对比特币的关注。然而,十年来,比特币的法律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急需明确。《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探讨了比特币的法律性质。

是否被承认为货币

记者询问专家,比特币在法律上是否能被承认为货币。齐爱民表示,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比特币的属性与货币无关。他指出,比特币是基于密码学原理的去中心化系统,其底层技术是区块链。货币的本质在于其背后的信用,而比特币代表了一种新型的货币形态,其能否建立起与国家信用背书相同的信用体系是判断其是否是货币的关键。

汪鹏认为,比特币是一种电子支付系统,通过数学算法建立交易双方的信任关系,实现无需中心化机构的交易。陈礼贤则指出,信用是货币的本质,不同货币的信用表现形式不同。然而,我国在2017年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并采取了严格的监管策略。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也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是否可认定为数据

记者提到已有案例将比特币作为数据进行保护,问专家们是否可以将比特币的性质认定为数据。齐爱民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自由流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民法总则将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但对于数据与虚拟财产之间的关系尚缺乏进一步的指引。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司法机关认同比特币的“数据说”,将其保护归类为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然而,这种观点只在刑事领域保护比特币,且必须达到量刑标准才予以保护,而没有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肯定其财产价值。

总体而言,比特币的法律属性仍然待明确,对于其是否属于合法财产,仍存在不同观点和争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